「幸福O3」× Transformative SEL|TSEL教師賦能系列課程
- 教育新知國際串聯
- 6月13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6月14日

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創新中心子計畫六陳佩英研究團隊繪製。
「幸福O3教師賦能系列課程」介紹
自2023年10月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創新中心子計畫六陳佩英研究團隊與新北市政府教育局簽署社會情緒學習(SEL)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學校社會情緒教育與支持系統的建構,期望打造有利於師生共好發展的正向校園氛圍。合作期間,陳佩英研究團隊進行SEL需求調查,並規劃與辦理多場SEL增能工作坊,培育具備專業知能的SEL種子教師。根據累積的實徵資料成果,陳佩英研究團隊於2025年3月發布全國首份SEL縣市推動指引,未來也將進一步研發針對學校層級的SEL實施指引,系統化地支持各級學校推動相關課程與實務行動。
延續上述基礎,2025年陳佩英研究團隊進一步規劃「幸福O3教師賦能系列課程」,從縣市層級著手,強化Transformative SEL的核心理念,持續培育具備轉化型視野的種子教師,並將課程落實至各教育階段與校園場域中,深化SEL的在地實踐與永續發展。本課程以臺灣在地社會情緒學習為核心,融合多元、平等與共融(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 DEI)的價值觀,提出全新定義:SEL + DEI = Transformative SEL,強調文化理解、多元共融與公平實踐對教育轉化的關鍵角色。
本課程設計引導學員從「初探TSEL」階段出發,掌握社會情緒學習的基本概念與國際趨勢;進入「深究TSEL」階段後,學員將透過多元教材、實例解析與AI輔助工具,深入剖析臺灣教育現場中的文化差異、教學挑戰與學生需求,並發展具在地敏感度的回應策略。接著在「實踐TSEL」階段,課程將引導學員設計並試行TSEL教學活動或行動方案,將所學知能具體落實於課堂教學與學校日常情境中,並培養實踐歷程中的反思與調整能力。最終於「反思TSEL」階段,結合T-Lab教練工作坊系列課程,引導學員學習聆聽四層次,進一步覺察個人信念、文化敏感度,以及教育實踐中的轉化潛能。
「幸福O3教師賦能系列課程」不只是課程,更是一段教育者的自我探索與集體共學之旅。透過系統性的學習設計與實作歷程,協助教師累積心理資本,強化持續性的自我認同與賦能能力,成為能引領幸福、實踐改變的TSEL教育推動者,回應教育現場面臨的多元挑戰與深層需求。
我們期盼臺灣的教師們能從這段歷程中,學會善待與照顧自己,理解自身的情緒與價值,從而更有力量支持學生的情緒發展與整全成長,真正實踐「三樂學生─樂學、樂合、樂享」教育信念。
圖1
「幸福O3教師賦能系列課程」初步形象圖

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創新中心子計畫六陳佩英研究團隊繪製。
課程規劃團隊介紹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創新中心子計畫六陳佩英研究團隊,長期致力於推動系統性社會情緒學習(SEL)的在地實踐,擁有豐富的實務推動經驗。團隊成員兼具深厚的學術素養、教育行政歷練,以及對第一線教學現場需求的敏銳洞察,致力於促進政策、實務與現場之間的有效連結與創新對話。
若貴縣市有意與本團隊攜手合作,共同推動教育轉化與創新,歡迎洽詢紀馥安博士後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