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思考教育領域中的移動性經驗與當代遷移

英國的教育學界在2000年代左右,在研究上產生了對地方(place)與空間(space)的研究興趣,其肇因於1980年代中期社會科學研究中出現的「空間轉向」(spatial-turn)(Edward & Usher, 2007; Thrift, 2008)。相關的教育研究例如,處理地方與空間如何影響學習過程的問題,以及其他社會互動過程如何影響學習等(Clayton et al., 2009; Gordon et al., 2000)。而對於地方與空間概念的探討,一直以來即為地理學界的關注焦點,大約於2010年代左右,地理學界也興起對相關教育議題的興趣,出現集結教育學與地理學一起跨領域合作的研究案例,處理學習空間(spaces of learning)或教育政策等議題。例如,檢視更加多樣化的教育空間與概念(無論是物理或虛擬)在不同規模、階段、和不同地區所同時發生的變化,尤其是在不同國家與地區的脈絡下,學習的含義發生變化的方式等(Brooks et al., 2012);又例如運用空間理論的概念,解釋教育政策改革背後相互競爭的合理性概念等(Gulson & Symes, 2007)。這些研究視角與當代社會科學對於「移動性」(mobility)產生的論辯有關—橫跨社會學、地理學與人類學,重新檢視在社會科學研究領域中所使用的分析單位,而帶來新一波關於認識論上重新概念化的嘗試,以及對方法論的檢討,其中轉變將空間視為靜態不變的特質,而關注空間或地方之間的移動性經驗,則為重要的切入焦點。


引發社會科學界此一嘗試的動力,自與全球化時代的特色有密切關係,其中形塑此特色的兩大要素包含:科技技術與媒體的發展,以及跨國人口的大量移動—而這也是「當代」遷移的一大特色。簡而言之,其與二戰後第一批大量在全球範圍中人口移動的特色,在移動人口的社會特徵(包含性別與階級等的變化),遷移的方向性(向北與向西或其他)、動機(經濟動力或其他)、時間長短(短暫、永久居留或移民)、地點選擇(傳統西方接收國或其他)等,都有顯著差異,或者說當代的遷移型態因為科技發展、全球產業鏈的變化、環境、戰爭、地緣政治等因素而變得更加多元。其中,亞洲的人口移動也變得「值得」關注。根據OECD的統計,大約有五百萬的國際移動學生在全球的範圍移動,亞洲人口便占據60%,而除了傳統往「西方」國家遷移的路徑以外,區域與區域之間的遷移也變得比過往頻繁,除此之外,亞洲獨特的地緣政治背景,也使之與被定位為全球北方的國家不盡相同(Ong, 2011; Cheng, 2022)。


圖1

Migration and health

Note. From Migration and health, The Bmj, 2019 (https://www.bmj.com/migrant-health)


總而言之,當代的遷移特色,更越發的將生活在不同時間與空間中的人們聯繫起來,這個「聯繫」(connection)不僅僅對移動的「個人」本身產生影響,更對移動的兩個端點「社群」同時帶來新的刺激。過往教育社會學研究在移民學生的研究上多著重「族群」特質,在多元文化教育的範疇下討論,而在多元文化的課程與教學研究中,也興起關於文化回應教學、反種族主義等課室層級的研究與實踐。然而,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本身是一個複雜的政治理論與用語,更多隱含的是一種制度上的安排,其中又涉及不同國家不同的政策路徑與組合。在這樣的背境之下,這些不同的遷移型態與鑲嵌於其中的移動性,在台灣這個教育場址中究竟意味著什麼呢?這是在當代全球化的背景下,所不能忽視的重要課題。


圖2

Birds Set Phones to Spring Migration Flight Mode

Note. From Migration Cartoons | Witty off the mark comics by Mark Parisi, 2020

 

參考資料


Brooks R., Fuller A.,&Waters J. (Eds.). (2012). Changing Spaces of Education: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Nature of Learning. Routledge. https://doi.org/10.4324/9780203127568

 

Cheng, Y. E. (2022). Asian student mobilities at the ‘edges’ of global higher education. Globalisation, Societies and Education, 1-5. https://doi.org/10.1080/14767724.2022.2098699


 

Clayton, J., Crozier, G.,&Reay, D. (2009). Home and away: Risk, familiarity and the multiple geographies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experience.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9 (3-4), 157-174.

 

Edwards, R. & Usher, R. (2007). Globalisation and Pedagogy: Space, place and Identity. Routledge. https://doi.org/10.4324/9780203945001


 

Gordon, T., Holland, J. and Lahelma, E. (2000) Making Spaces: Citizenship and Difference in Schools Basingstoke: Palgrave. https://doi.org/10.1057/9780230287976


 

Gulson, K. & Symes, C. (Eds) (2007). Spatial Theories of Education. Policy and Geography Matters. Routledge. https://doi.org/10.4324/9780203940983


 

Thrift, N. (2008). Space: The fundamental stuff of human geography. In G. Valentine, N. Clifford & S. Rice (Eds.), Key Concepts in Geography (pp.85-96). Sage.


 

Ong, A. H. (2011). Introduction: Worlding cities, or the art of being global. In Roy, A., & Ong, A. H. (Eds.), Worlding cities: Asian experiments and the art of being global (pp. 1-26). Wiley-Blackwell. http://doi.org/10.1002/9781444346800


 

若需引用此文章內容,請使用下列APA 7格式:

柯喬元(2023年11月14日)。思考教育領域中的移動性經驗與當代遷移。教育新知國際串聯。https://www.gel-net.com/post/202311-05

Comments


其他活動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