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浪潮下教育革新與數位轉型:愛沙尼亞 AI Leap 2025
- 武佳瀅

- 7月31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已更新:8月1日
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加速與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AI)技術應用日益普及,各國教育政策紛紛將「AI 教育」視為國家首要發展重點。國內外相關學者認為,AI 導向的自適應學習系統(Adaptive learning)能創造高度個人化教學,針對學生能力與需求動態調整教材內容,並回饋即時進度,進而提升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果(武佳瀅,2024;Merino‑Campos, 2025)。再者,融入互動設計與即時回饋機制的 AI 系統,能使學生更投入學習過程,並提高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Vorobyeva et al., 2025)。此外,Granström與Oppi(2025)針對3,848位愛沙尼亞教師進行AI融入教學實踐調查,發現已達半數以上教師(53%)具備AI工具使用經驗,其中「準備度」與「知覺使用效益」呈顯著正相關(Granström & Oppi, 2025),亦即若教師相信 AI 能實質提升教學效率、支援個別化學習,就更可能將此技術納入課堂實踐。然而,當教師對 AI 存在焦慮,或缺乏正式培訓機會,則顯著降低其整合意願,師資對 AI 的態度與接受度被認為是AI教育推行成敗關鍵。
過往愛沙尼亞自1996年所推動的「虎躍計畫」(Tiger Leap)計畫,迅速為全國中小學建構數位學習基礎,並於後續 PISA 評比及 e‑Estonia 數位治理中奠定優勢(武佳瀅,2021;Tire, 2020)。面對當今AI大規模應用潮流,愛沙尼亞政府認為必須再次「超前部署」,將教育從數位化進化至智慧化,培養具AI運用與倫理判讀力的後備人才。於是自2025年2月宣布啟動 「2025AI躍進」(AI Leap 2025),首波於2025年為2萬名高中學生與3千名教師開放 AI 平台,2026年逐步擴及技職學校與全國高中,致力建立國家級智慧教育生態圈(Eurydice, 2025)。此舉反映其將 AI 教育視為提升國家競爭力與社會創新之關鍵戰略。
「2025AI躍進」的課程設計與教學架構採取師生共創機制為核心,教師透過早期培訓,熟悉 AI 工具如 ChatGPT Edu 的使用,同時接受媒體識讀與數位倫理教育,以確保教學內容符合未來教育需求(Eurydice, 2025;Petrone, 2025)。在後續課堂實踐中,教師採用問題導向學習(PBL)作為設計主軸,引導學生運用 AI 展開主題探索,並透過 AI 生成的即時反饋強化學習成效。AI 系統還能根據學習紀錄調整題目難度、提供補救練習,促進個人化學習途徑(Petrone, 2025)。
圖1
AI即時回饋課室教學

註:作者自行繪製
在技術與平台整合方面,則是透過成立「AI躍進基金會」(AI Leap Foundation),聯合政府、教育部、校園與私人科技公司共同管理並提供資源。合作夥伴包括 OpenAI、Anthropic、Google 與 Microsoft 等,共同支援 AI 工具在地化與教學整合(ComplexDiscovery, 2025;Petrone, 2025)。另一方面,愛沙尼亞政府與 OpenAI 合作,推出專為教育設計的 ChatGPT Edu,在全國中等教育系統中首次大規模部署。計畫將於 2025 年 9 月率先開放給 10、11 年級學生與所有教師使用,指在普及化 AI 素養,融入學校教學與行政管理之中,OpenAI 表示,自動化師長的行政工作、協助學生反饋與學習支援、與 AI 協作進行課程設計等為此項合作之核心目標。
圖2
OpenAI與愛沙尼亞政府合作推出ChatGPT Edu

註:作者自行繪製
針對資料隱私與倫理規範,「AI躍進」嚴格遵循 《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明確禁止學生資料用於模型訓練,同時在課程設計中加強 AI 偏誤識別與資料治理常識(The Guardian, 2025)。此外,「2025AI躍進」設計了階段性試辦策略,第一階段為高中開放,第二階段則擴及技職與全國高中,最終目標為 2027 年前涵括 58,000 名學生與 5,000 位教師(Eurydice, 2025;The Guardian, 2025)。試辦期間將進行評估監測,包括教師使用率、學生反饋與學習成效,並建構動態調整機制,確保教學品質與公平。
整體而言,「2025AI躍進」展現出愛沙尼亞完整的政策視角與教育願景,以「智慧學習、生生互動、公私協力」為核心價值,推動 AI 賦能學習說明;運用問題導向設計強化教學質感;建立從技術、師資、平台到治理的縱深生態結構;並透過先試後擴的策略逐步邁向制度化。此一做法不僅為愛沙尼亞打造未來型智慧教育範式,也提供其他國家重要的政策啟示,展示 AI 教育如何從理念實踐到全系統整合之可行數位教育革新途徑。
參考資料
武佳瀅(2021)。愛沙尼亞的教育革新與發展。教育研究月刊,329,112-115。
武佳瀅(2024)。AI時代的挑戰與轉向:邁向教育4.0。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3(12),79-83。
ComplexDiscovery OÜ. (2025, February 28). Estonia’s AI Leap in education: A model for future learning.
Eurydice. (2025, March 24). Estonia: AI Leap initiative to enhance learning and teaching.
Granström, M., & Oppi, P. (2025). Assessing teachers’ readiness and perceived usefulness of AI in education: An Estonian perspective. Frontiers in Education, 10, Article 1622240. https://doi.org/10.3389/feduc.2025.1622240
Merino-Campos, C. (2025). The impac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personalize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Trends in Higher Education, 4(2), 17. https://doi.org/10.3390/higheredu4020017
Petrone, J. (2025, March 19). AI Leap 2025: Estonia sets the global standard for AI in education. e‑Estonia.
The Guardian. (2025, May 26). Estonia eschews phone bans in schools and takes leap into AI.
Tire, G. (2020). Estonia: A Positive PISA Experience. In G. Tire (Ed.), Improving a Country’s Education (pp. 101–120). Springer. https://doi.org/10.1007/978‑3‑030‑59031‑4_5
Vorobyeva, K. I., Belous, S., Savchenko, N. V., Smirnova, L. M., Nikitina, S. A., & Zhdanov, S. P. (2025). Personalized learning through AI: Pedagogical approaches and critical insights.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17(2), ep574. https://doi.org/10.30935/cedtech/16108
若需引用此文章內容,請使用下列APA 7格式:
武佳瀅(2025年7月31日)。人工智慧浪潮下教育革新與數位轉型:愛沙尼亞 AI Leap 2025。教育新知國際串聯。https://www.gel-net.com/post/20250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