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主持與收穫」為核心的對話場域建構:AoH 核心理念與應用
- 陳佩英、郭柏辰
- 9月30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一、什麼是Art of hosting?
2025年7月,臺灣的AoH團隊於新北林口舉辦了第二場為期四天的聚會(第一場於2024年11月於花蓮辦理),開啟了全新的學習與認識之旅。Art of Hosting,全名為The Art of Hosting and Harvesting Conversations that Matter(以下簡稱AoH),中文譯為「主持場域並收穫關鍵對話的藝術」(Art of Hosting Taiwan, 2024)。其發展可追溯至 1990 年代末期,當時Toke Moeller與Monica Nissen等幾位引導師,將因應變革情境所需的參與式(participative)與對話式(dialogic)方法論加以整合,並透過多年實踐與故事分享,逐步發展出「參與式領導」(participatory leadership)的實踐方法與思維模式(Woolf, 2020)。
二、Art of hosting的實踐理念
在 AoH 的核心理念中,包含幾個重要的實踐觀念,例如「四重實踐」(The Four-Fold Practice)、「圍圈」(Circle)、「混序之道」(Chaordic Path)以及「豐收」(Harvesting)。這些關鍵觀念不僅構成了AoH的基礎實踐框架,也將成為串連AoH活動規劃與討論的重要環節(AoH Taiwan Host Team, 2025)。
(一)四重實踐(The Four-Fold Practice)
所謂「四重實踐」(The Four-Fold Practice)分別包括:主持自己(Hosting self)、被主持(Being hosted)、主持他人(Host others),以及群體共同主持(Community hosting itself)。首先,主持自己是指學會照顧與覺察自身,以便在各種情境下都能做好準備,清楚辨識自身需求並主動尋求支持。其次,被他人主持強調在與他人對話的過程中保持好奇心,並透過理解不同層次的聆聽,維持開放的心態與觀點。第三,主持他人意味著主持本身即是一種領導行為。當承擔起主持的責任時,便是維繫一個開放對話空間的守護者。在AoH的理念中,有一項重要原則是「Never host alone」(不要獨自主持),也就是主持需要與共同夥伴攜手完成。最後,群體共同主持指的是在主持的歷程中,社群成員彼此共同承載場域、共同承擔責任。在這場域之中,沒有人是唯一的領導者,而是透過協作使集體智慧得以湧現。
圖 1 四重的實踐圖

註:取自AoH Taiwan Host team. (2025). AoH Taiwan 2025 practice guide. AoH Taiwan Host team.
(二)圍圈(Circle)
「圍圈」(Circle)是一種基本的社會結構,能夠幫助人們聚集並連結彼此。自遠古時代起,祖先便圍繞篝火進食、交談與分享故事;而在今日,無論是舉辦會議或經驗傳承,我們依然延續了這樣的形式。此圍圈的形式,有助於喚起並展現集體智慧(Baldwin & Linnea, 2016)。
因此,在AoH的實踐中,圍圈經常被運用作為基本的對話方式。透過圍圈,參與者能夠聚焦於共同的意圖,並在彼此相對的視線與臨在中,為任何可能發生的事情留出空間。在這樣的場域裡,每個人都能真誠而有目的地表達,同時深度聆聽並照顧對話中的他人。
圖 2 AOH活動座位安排

註:取自活動社群照片
(三)混序之道(Chaordic Path)
「混序之道」(Chaordic Path)由Dee Hock所提出,此概念提供了框架,幫助我們以四個層次來理解並描述當前的複雜情境。首先,毀滅性的混亂(Chamos)與控制(Control)代表兩個極端方向:前者是完全無序的狀態,後者則是完全掌握的支配。介於兩者之間,則分別存在混亂(Chaos)與秩序(Order)。
在秩序與控制之間的區域,透過管理的介入,可以讓事物變得更可預測且穩定。若過度傾向控制,便會限制彈性與創造力。相對地,在混亂與秩序之間的區域,透過參與式領導的實踐,能邀請他人分享多元觀點,共同探索並尋找因應挑戰的可能方向。
然而,過多的混亂會導致能量消耗與推進遲緩;而過度的秩序則可能扼殺創意與降低回應環境變化的敏捷度(AoH Taiwan Host Team, 2025)。因此,在 AoH 的實踐中,主持的重點不在於追求某一固定層次,而是學習在不同階段中維持動態平衡。
圖 3 混序之道(Chaordic Path)的四個層次

註:取自AoH Taiwan Host team. (2025). AoH Taiwan 2025 practice guide. AoH Taiwan Host team.
(四)豐收(Harvesting)
在AoH的理念中,設計主持流程與設計收穫內容是同等重要的概念。AoH以「豐收」作為隱喻,說明不同角色能從同一個場域中獲得各自獨特的洞見。例如,在一片麥田裡:農民專注於種植與收割穀物;地質學家觀察土壤與岩石的結構;生物學家研究動植物之間的生態關係。這些多樣化的「收穫」,正反映出人們因不同視角而獲得不同寶藏。
因此,在AoH的實踐中,豐收可區分為四個象限:個人-有形收穫、個人-無形收穫、集體-有形收穫,與集體-無形收穫。活動主持透過這四個象限的思考,能夠「以終為始」來設計流程,並協助群體將無形的洞見轉化為可見、有形的成果(AoH Taiwan Host Team, 2025)。
綜上所述,「四重實踐」、「圍圈」、「混序之道」與「豐收」等核心概念,共同建構了AoH規劃歷程的重要基礎。這些理念為AoH提供了深厚的理論支撐,使其即便沒有固定的模板、框架或形式,依然能夠展現出清晰的方向與完整的實踐內涵。
三、為什麼還需要Art of hosting?
近年來,隨著多元觀念的引入,教師專業成長的方式已不再侷限於傳統的講述式講座,而是逐步轉向更具實作性與互動性的工作坊模式。特別是「引導」(facilitation)概念的加入,使工作坊能夠讓更多參與者的觀點與聲音被看見與聽見。進一步地,若融入AoH的理念,則更能開展出新的可能性。AoH採取實踐者的立場,透過參與式領導,將自己同時定位於「學習者與學習」的場域之中,與參與者一同在未知中探索,促進主持者與參與者的共同學習與成長(AoH Taiwan Host Team, 2025)。
綜上所述,AoH的核心理念為教育現場的工作者開啟了一條嶄新的專業成長與學校教學領導之路。它強調納入更多元的聲音,提醒主持者覺察自身需求並勇於尋求協助,從而使專業發展與教學領導展現出不同以往的可能性與路徑。
參考資料
AoH Taiwan Host team.(2025).AoH Taiwan 2025 practice guide. AoH Taiwan Host team.
Art of Hosting Taiwan. (2024,9月20日).究竟什麼是 Art of Hosting?. Art of Hosting Taiwan. https://aohtaiwan.com/what-is-art-of-hosting/
Woolf, T. (2020). The art of hosting: An emerging set of patterns for working in complex environments — A resource guide. https://www.tennesonwoolf.com/wp-content/uploads/2020/11/Tenneson-Art-of-Hosting-Final-.pdf
Baldwin, C., & Linnea, A. (2016). The Circle Way pocket guide. The Circle Way. https://static1.squarespace.com/static/55597e72e4b0f7284bff49e0/t/689f7ac1d59543425d046de5/1755282113210/The+Circle+Way+Hosting+Guide+for+Virtual+Grief+Circles.pdf
若需引用此文章內容,請使用下列APA 7格式:
陳佩英、郭柏辰(2025年9月30日)。以「主持與收穫」為核心的對話場域建構:AoH 核心理念與應用。教育新知國際串聯。https://www.gel-net.com/post/202509-04






